2017年9月17日 星期日

跨界者:中山大學的理科女與文科男

封面故事:科系是「性別的」


「男理工,女文社」是大學科系普遍的現象,從封面故事的圖片來看,男生在中山大學各科系的比例相當不均,從最低的二成、到近九成幾乎整個系是男生都有。而科系性別比例不均的現象,除了社會外在性別結構外(像是高中老師、家人的支持、職場性別化的現實考量),也包含個人對於性別與科系的信念。二者更是交互影響鞏固,打破科系的性別界線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然而在這些男女分布不均的「男生科系」與「女生科系」中,總有些做出打破性別結構的人──男生科系的女生、與女生科系的男生。這些打破性別界線的「跨界者」,他們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來念這個科系?在這個科系中的表現又如何?請見以下的分析。


一、中山大學近年來科系性別比例



首先筆者運用教務處公告的資料,整理各科系從92學年度到105學年度,每兩年為一個單位,各科系大一男性平均比例
[1]可以發現理工類的科系,幾乎都穩定的維持70~90%的男性比例;文院(除了劇藝)、企管、社會則穩定維持低於40%的男性比例。至於其他不少科系,男性比例呈現不穩定的波動狀態。

圖一 各科系男性比例變遷



因此筆者在此做的簡單的區分,後續的分析皆以此定義為基準
[2]
男性近年穩定維持60%以上的科系稱為「男性科系」。
男性近年穩定維持40%以下的科系稱為「女性科系」。
其餘的稱之「中性科系」。[3]


二、從個體到社會──影響成為跨界者的原因



國內「男理組,女文組」的研究

國內曾有教育社會學者,針對高中生選組進行研究。早先楊巧玲[4]透過訪談發現「男生選理、女生選文」、「文組容易、理組較難」的信念深植人心,且從學校體制、家長、同儕各個層面灌輸這樣的想法。同時,作者發現高中選組的「跨界者」在男女上有不一樣的意義,男生以「能力不足」作為外界質疑跨界的擋箭牌;女生則用「興趣所在」合理自己跨界的選擇。

後來陳婉琪[5]透過統計分析也發現,在「理組男、文組女信念」與高中時數學老師為女性條件相同的情況之下,兩性選組意願並無差異。可見得文理科的性別化,從個人的意識型態到社會環境都會影響。(雖然本文主要探討大學生選科系,不過選科系一定程度受到高中選組影響。因此筆者認為了解兩性高中選組的機制,也有其重要性。)

另外有謝小芩等人的研究[6]發現,兩性在大學科系選擇上,「父母的影響或建議」對學生越重要,越是阻礙女學生跨界;但「老師的影響或建議」反而增加了跨界機率。至於男學生,工作機會考量是阻礙跨界的原因;而興趣則是增加跨界機率。

對於兩性選擇學科領域的研究,以上三位學者大致肯定社會期待、個人性念、興趣都會影響高中或大學的跨界。但在細節上結論又不盡相同,例如:學校老師的影響究竟是跨界的阻礙還是支持?「興趣」倒底對男生跨界重要還是女生重要?


父母、清楚科系與成為跨界者


本次中山大學基本調查,有題「你是否同意:父母希望我讀這個系」,可以分析跨界者的父母支持與否。另外有題「就讀之前,我很清楚這個科系在幹嘛」,雖然與「讀這個是因為興趣」的意義上有落差,不過筆者認為「清楚科系」與「感興趣」應該是相關的,畢竟不太可能不清楚的科系內容卻有興趣;因此筆者某程度上視此題為因興趣而選科系的指標。

圖二是「清楚科系」與成為跨界者的機率。對於女性,「讀之前清楚科系」成為跨界者的機率較高;但對於男性雖有上升些許機率,但統計上並不顯著。看來清楚科系在成為跨界者上,與女性的關聯較強。若是「清楚科系」可以作為某個程度興趣上的指標,那麼這個結果與楊巧玲的研究:「女生則用『興趣所在』合理自己跨界的選擇」較為接近。


圖二 「清楚科系」成為跨界者的機率


圖三是父母期待與成為跨界者之間的機率。父母不希望讀該科系,較有機率成為跨界者──或者說,若是順從父母的期望,就比較不容易跨界了。而這結果大致也符合謝小芩等認為父母對於成為跨界者有負面影響。不過這個分析不論男女,機率都未達顯著的提升,不宜過度推論。


圖三 「父母期待」成為跨界者的機率


除了上面兩個分析,筆者在控制學生的家庭背景時,意外的也發現過去成長的環境,也會影響學生成為跨界者。筆者將學生高中以前住最久的地方,依照都市化程度分為1-5分[7],5分代表都市化程度最高。結果發現,住在都市化地方程度越高的,越容易成為跨界者。這個現象或許可以這樣解釋:都市地方的教育,較能支持非傳統性別的領域選擇;而在經驗上,確實都市的教育資源、多元性都較充足。在圖表上,雖然男女生成為跨界者的機率提昇差不多都約25%,不過分析多以提升「倍率」來看;因此女性未達顯著提昇,而男性則有近10倍的提升。



圖四 「都市化程度」成為跨界者的機率


三、成為跨界者的結果──學業上的表現



成為跨界者,對學生的課業有什麼影響嗎?這部份筆者將針對跨界者對課業感到吃力與學業成績進行分析。

先圖五「對課業感到吃力」,越高分代表越吃力。在男生科系中,跨界者(女生)對課業感到比較不吃力。女生對多為理工領域的男生科系不吃力,是否跟大家對「理組男,文組女」的想像不太一樣呢?另外在女生科系中,雖然也是跨界者比較不吃力,但這個結果並未達到顯著差異。


圖五 跨界者的學業表現:對課業感到吃力


學業成績部分,筆者測試了兩種模型。左邊是以「科系類型」作為區分,跨界者與自己同類型科系的人比較,並且不對中性科系做分析;右邊是以「性別」作為區分,跨界者與同性別的學生做比較,且包含中性科系的人在裡頭。

結果發現,跨界者不論在哪套模型分析中,成績都是明顯比較好的。並且在男性與女性跨界者上均無差異。



圖六 跨界者的學業表現:學業成績



四、小結



本文分成兩大部分討論:跨界者的成因與結果。在成因部分,發現「清楚知道科系」對於女性跨界比較有用;若順從「父母期待」則比較不容易成為跨界者,同樣也是女生的機率比較大(但這部份結果不論男女皆未達顯著水準)。此外也額外發現,過去住在都市化程度較高地區的學生,較容易成為跨界者(男性顯著女性未達)。

而從結果來看,跨界者不但挑戰著社會對於「理組男,文組女」的性別界線,甚至在就讀後,表現還超越另一個性別。這顛覆了「男生擅長理科,女生擅長文科」的傳統觀念,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──也許就是要有夠出色的表現,才有足夠資本挑戰社會期待、而進行「跨界」。





撰文者:張育誠




[1] 使用每兩年平均,是以防某年偶然出現極端的性別比例。
[2] 學術上有定義超過70%的稱為男性科系,但考量中山大學基本調查的樣本數下,改以60%作為定義。此外,正好壓線在40%/60%的科系,筆者依據近四年來性別波動的比例作為判斷標準。
[3] 男生科系包含:物理、數學、生科、電機、機電、資工、光電、材光、海工、海資。女生科系包含:中文、外文、音樂、企管、社會。中性科系包含:包含:劇藝、資管、財管、海科、政經。
[4] 楊巧玲,2005,性別化的興趣與能力:高中生選組之探究。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,5(2)113-153
[5] 陳婉琪,2013,高中生選組行為的原因與結果:性別、信念、教師角色與能力發展。台灣社會學 25: 89-123
[6] 謝小芩、林大森、陳佩英,2011,性別科系跨界?大學生的性別與科系選擇。台灣社會學刊4895-149
[7] 原先按照台灣社會調查都市化指標分為1-7,但1分無人、2分僅一人,因此筆者將之與3分合併,形成一個1-5分的指標。
[8] 本文所有分析原始數據,皆在此表。轉系/轉學生的經歷較特別,因此本文排除轉系/轉學生做分析。
[9] 本文改寫自修習社會統計(二)學生林文洋、江慈徽、張誌恩、陳京霈、何少龍的小組期末報告,感謝同學提供報告與研究問題意識。
[10] 2017中山大學基本調查為社會系修習社會統計(二)同學共同執行之面訪調查。抽樣方法為配額抽樣,依據各系二~四年級人數比例分配,預期共300位受訪者,最後完訪296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